鄭州源創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由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后趙輝,歸國創辦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97項知識產權及實用技術,業務遍布上海、重慶、深圳、北京等城市,總部在鄭州航空港區。
盡管腫瘤治療在近幾十年取得了顯著進展,但化療藥物的非特異性作用導致的副作用仍是患者和醫務人員的主要擔憂。
化療是最常見的抗腫瘤療法之一,它采用的藥物旨在消滅腫瘤細胞。然而,這些藥物無法區分快速分裂的惡性細胞和健康細胞。除了腫瘤細胞外,正常的健康細胞也會受到影響。
大量實驗研究結果表明,間充質干細胞衍生的外泌體 (MSC-Exos) 因其生物相容性、跨越生物屏障的能力和固有的靶向能力,可作為藥物輸送系統,在抗腫瘤治療中潛力巨大,外泌體的脂質雙層膜結構保護著抗腫瘤藥物的載運,使其成為治療劑輸送的絕佳候選材料。
外泌體在腫瘤干預中的應用已經被廣泛研究,并且在多個方面展現出潛在的價值。以下是外泌體在腫瘤中的一些關鍵應用:
診斷
外泌體可以作為腫瘤診斷的生物標志物。由于外泌體包含來自腫瘤細胞的特定蛋白質和 microRNA,通過分析這些分子的存在和特性,醫生可以進行腫瘤的早期檢測和診斷。
靶向輸送
工程化的外泌體被開發作為靶向藥物的輸送系統,這可以使藥物直接送到腫瘤部位,從而提高治療效果并減少全身性的副作用。
增強免疫
外泌體具有免疫調節特性,可以用于增強抗腫瘤免疫反應。
對抗化療耐藥性
通過調節細胞信號通路和表達特定的蛋白質,外泌體可以對抗腫瘤細胞在化療過程中產生的耐藥性。
2025 年 1 月 29 日,瑞士伯爾尼大學等團隊在行業期刊Cells上發表了題為Mesenchymal Stem-Cell-Derived Exosomes as Novel Drug Carriers in Anti-Cancer Treatment: A Myth or Reality?(間充質干細胞衍生的外泌體作為抗癌治療的新型藥物載體:神話還是現實?)的綜述報告。
在這篇綜述文章中,研究人員總結了 MSCs-Exos 在抗癌治療中的治療潛力的當前知識和未來前景,為惡性疾病的靶向治療開辟了新途徑。
外泌體在肺癌中的臨床應用
哥倫比亞大學團隊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期刊發表了題為:Inhalable extracellular vesicle delivery of IL-12 mRNA to treat lung cancer and promote systemic immunity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開發了可吸入的裝載IL-12 mRNA的外泌體——IL-12-Exo,在肺癌小鼠模型中促進了IFNγ介導的免疫激活、全身免疫和免疫記憶,成功抑制了肺癌,并能防止腫瘤復發。
外泌體在腫瘤疾病中的應用展示了多重潛力,從診斷到干預,再到改善現有應用效果,外泌體都提供了重要的生物學工具。隨著研究的深入,外泌體有望成為腫瘤干預領域的一顆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