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源創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由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后趙輝,歸國創辦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97項知識產權及實用技術,業務遍布上海、重慶、深圳、北京等城市,總部在鄭州航空港區。
抑郁癥
抑郁癥是一種以持續的情緒低落、失去興趣和愉悅感為主要特征的心境障礙。它不僅僅是偶爾的情緒波動或暫時的心情不好,而是一種長期的、嚴重影響個體日常生活和功能的精神疾病。
患者常伴有睡眠紊亂、食欲驟變、注意力衰退甚至自殺傾向,其發病與遺傳、壓力、腦內神經遞質失衡及慢性炎癥等多因素相關。
外泌體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聚焦外泌體與抑郁癥的關聯。
有研究表明,外泌體參與中樞神經系統正常細胞間信息傳遞、神經元應激反應、神經炎癥、表觀遺傳調節和神經可塑性等病理生理過程。抑郁癥患者的血液和大腦中的外泌體數量及其組成發生了變化,而這些變化可能與抑郁癥的發生和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
外泌體是一種細胞分泌的微小囊泡,直徑通常在30到150納米之間,攜帶著細胞內的DNA、RNA、蛋白質和其他生物分子,具有調節神經功能和炎癥反應的能力。
外泌體作用機制
1修復受損腦神經
外泌體攜帶神經營養因子(如BDNF),促進神經元生長與突觸重建,改善因抑郁導致的海馬體萎縮(記憶和情緒調控關鍵區域)。
2調節情緒
外泌體中的miRNA可調控5-羥色胺、多巴胺等“快樂物質”的合成與釋放,緩解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等核心癥狀。
3抑制腦內炎癥
抑郁癥患者常伴隨神經炎癥,外泌體通過抑制小膠質細胞過度活化,減少炎癥因子(如IL-6、TNF-α)對大腦的損害。
4保護血腦屏障
長期壓力會破壞血腦屏障,外泌體可增強其完整性,阻止有害物質進入大腦,維持神經環境穩定。
研究案例
2025年4月,國際知名期刊《情感障礙雜志》(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發表了一項令人振奮的研究成果,中國武漢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通過鼻腔給予脂肪間充質干細胞(ADSC)來源的外泌體,能夠顯著改善抑郁樣行為并抑制炎癥反應。這一發現為全球數億抑郁癥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也為科學家理解抑郁癥的發病機制提供了全新視角。
2025年1月21日,東南大學研究團隊聯合徐州醫科大學研究團隊在期刊Advanced Material上發表了題為《Engineering EVs-Mediated mRNA Delivery Regulates Microglia Function and Alleviates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的研究論文。
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靶向中樞神經系統(CNS),可穿越血腦屏障的外泌體遞送系統,同時遞送編碼神經營養因子(MANF)的mRNA藥物和銅納米點(Cu NDs),通過協同效應減輕重度抑郁癥患者中常見的內質網應激(ERS)和線粒體功能障礙。體內和體外實驗表明,這一策略改善脂多糖(LPS)誘導的小鼠模型的炎癥病理并緩解抑郁行為,實現了mRNA作為非神經遞質抗抑郁藥物的應用。
抑郁癥的干預正迎來革命性突破。外泌體以其獨特的"細胞信使"身份,精準修復受損腦神經、調節情緒相關遞質,為傳統療法無效的患者提供新選擇。
文獻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j1RXbj4FJCtKsdKi_pnc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