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源創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由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后趙輝,歸國創辦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97項知識產權及實用技術,業務遍布上海、重慶、深圳、北京等城市,總部在鄭州航空港區。
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Medical Case Reports》報道了一項開創性案例:全球首例接受間充質干細胞來源外泌體治療的卵巢儲備功能減退(DOR)患者成功自然受孕。這一突破為飽受DOR困擾的女性帶來了新的曙光。
該患者因DOR導致不孕,且傳統輔助生殖技術效果不理想。在接受間充質干細胞外泌體治療后,隨訪顯示其卵巢內卵泡數量顯著增加,且未觀察到不良反應。令人驚喜的是,治療僅2個月后,患者便實現了自然受孕。
卵巢儲備功能減退(DOR)
隨著生育年齡推遲以及環境、精神壓力等因素影響,不孕不育問題日益突出。《柳葉刀中國婦幼健康特邀重大報告》數據顯示,2007至2020年間,我國不孕癥發病率已從12%攀升至18%,且呈持續上升趨勢。
女性生育能力與其卵巢儲備密切相關。女性一生中,僅有約400-500個原始卵泡能夠最終發育成熟并排卵。每次月經周期都會消耗一個優勢卵泡。隨著年齡增長,卵巢內可用卵泡數量逐漸減少,直至絕經后卵巢萎縮。
卵巢儲備功能減退(DOR)是指卵巢內剩余卵母細胞數量減少或質量下降,導致女性生殖潛能下降或不孕的一種病理狀態。嚴重者可發展為原發性卵巢功能不全,出現閉經、低雌激素血癥及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等癥狀。研究表明,若不及時干預,部分DOR患者可能在1至6年內進展為卵巢早衰。
DOR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
生育力下降:表現為不孕、受孕困難、反復早期流產或胚胎種植失敗。
月經異常:雖然部分患者月經仍規律,但DOR也常表現為月經周期紊亂,如周期延長或縮短、經期延長或縮短、閉經、經量過多或過少等。
性激素相關癥狀:程度不一,可能出現類似但通常較輕或隱匿的更年期癥狀(如潮熱、盜汗、情緒波動等)。
外泌體:修復卵巢功能的新興機制
外泌體是一種直徑約40-150納米的細胞外囊泡,富含蛋白質、mRNA和miRNA等生物活性物質,是細胞間通訊的關鍵載體。
近年研究顯示,間充質干細胞(MSCs)來源的外泌體在改善卵巢功能衰退方面展現出巨大潛力,其關鍵作用機制包括:
促進卵巢細胞修復與再生:外泌體攜帶的多種活性因子能刺激卵巢基質細胞增殖與修復,恢復卵巢微環境,支持卵泡發育,從而改善卵巢儲備和生育力。
調節免疫與減輕炎癥:外泌體可通過調控免疫細胞活性和細胞因子分泌,減輕卵巢組織的慢性炎癥損傷,保護卵巢健康。研究表明其在其他衰老組織(如肌肉、肝臟)中也具有抗炎效應。
調節激素平衡:外泌體可能通過影響卵巢激素分泌,幫助恢復規律的月經周期,進而改善生育能力。
延緩卵巢衰老與保護線粒體功能:外泌體具有抗氧化和抗凋亡特性,可延緩卵巢細胞衰老進程,延長卵巢功能壽命。研究證實,MSCs來源的細胞外囊泡(MSC-EVs)能有效恢復受損卵母細胞的線粒體膜電位和ATP(三磷酸腺苷,細胞能量分子)水平,顯著降低活性氧(ROS)水平。這不僅緩解了氧化應激,更關鍵地保護了維持細胞能量供應的線粒體功能。
小結
科學證據表明,外泌體能夠通過調控細胞自噬、抑制凋亡、重啟停滯的卵泡發育程序、維持卵巢細胞能量穩態以及重建健康的卵巢微環境等多種復雜機制,有效修復受損卵巢功能,為改善女性生殖健康提供了一條極具前景的新途徑。全球首例成功妊娠案例,正是這一新興療法潛力的有力印證。
Shabanali Khodashenas. The First Case Report Of A Pregnancy After Exosome Therapy In 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 Pati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Medical Case Reports 2024.
https://mp.weixin.qq.com/s/J_pGTt9ZJPgTHpIPKQDn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