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源創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由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后趙輝,歸國創辦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97項知識產權及實用技術,業務遍布上海、重慶、深圳、北京等城市,總部在鄭州航空港區。
根據世界權威醫學刊物《柳葉刀》公布的數據,中國慢性腎病患者數量已高達1.3億,平均每10人中就有1名腎病患者。《中國實用內科雜志》發表的《慢性腎臟病篩查診斷及防治指南》也顯示,中國成年人群中慢性腎病的患病率達10.8%,患者數量位居全球首位。更令人擔憂的是,近3000萬患者已發展到終末期,也就是尿毒癥。
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干細胞療法作為一種新興療法,被認為是尿毒癥的新干預途徑。
尿毒癥:沉重的生命負擔
腎臟在人體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像一個精密的“過濾工廠”,負責清除身體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和多余物質。一旦腎臟受損,廢物無法正常排出,不僅會損害腎臟本身,還會對整個身體造成嚴重影響。
腎臟疾病的早期癥狀可能并不明顯,但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會出現一系列嚴重的癥狀,如失眠、臉色暗黃、食欲不振、疲勞和性欲減退等。
慢性腎臟病(CKD)根據腎功能損害程度分為不同階段(G1-G5期)。從疾病進展和癥狀表現的角度,可以大致描述為:腎損傷期(GFR正常或升高)、腎功能代償期、腎功能失代償期、腎衰竭期(尿毒癥前期)、終末期腎病(尿毒癥期)。
干細胞作用機制
01 旁分泌與再生修復作用
分泌修復因子:干細胞,尤其是間充質干細胞(MSC),在損傷微環境下能分泌多種生長因子(如肝細胞生長因子H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和細胞因子。這些因子能夠刺激腎臟內源性干細胞的增殖和分化,促進腎臟細胞的修復與再生,改善腎臟組織的微環境。
促進組織修復與血管新生:分泌的因子可促進損傷部位的組織修復,并誘導新的血管生成(血管新生),改善腎臟的血液供應和氧氣營養輸送,同時幫助清除代謝廢物和炎癥介質。
02 免疫調節作用
調節免疫平衡:尿毒癥患者常伴有免疫功能紊亂。干細胞,特別是MSC,具有強大的免疫調節能力。它們可以通過直接接觸或旁分泌作用,抑制過度活化的T淋巴細胞增殖,調節B淋巴細胞功能,減少促炎因子(如TNF-α, IL-1β)的釋放,并增加抗炎因子(如IL-10)的表達。
減輕炎癥損傷: 通過上述機制,干細胞能有效減輕腎臟局部和全身的炎癥反應,保護腎臟組織免受免疫炎癥損傷,為功能恢復創造有利條件。
尿毒癥臨床研究進展
2016年,《中華細胞與干細胞雜志》報道了第二軍醫大學臨床醫學院對15名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回輸的臨床試驗。
結果表明,在接受干細胞治療3個月后,患者的血壓、血糖、C肽值和腎功能均有所改善,證明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回輸在臨床中安全有效。與傳統的口服纈沙坦和皮下注射胰島素聯合治療相比,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應用在改善舒張壓及腎功能方面顯示出了更為優越的臨床療效。
寫在最后
干細胞療法的出現,為尿毒癥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通過其定向遷移、旁分泌修復、免疫調節和低風險的特點,在探索性臨床研究中顯示出改善部分患者腎功能和生活質量的潛力。從現有數據看,干細胞療法展現出可接受的安全性特征。盡管仍需大規模、長期的研究來優化方案并確證其效果,干細胞療法無疑為腎臟病乃至其他慢性疾病的治療開辟了一條充滿前景的創新路徑,未來有潛力成為重要的治療選擇之一。